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健康养生|名医分享“七伤”疗愈指南

来源:中国医药指南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7-29

【作者】: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:
【摘要】:如果有虚烦不安、健忘失眠等不适,可取合欢15克,浸泡5—10分钟,加水煎煮取汁,加入大米100克,一起煮粥,最后加糖调味即可。 中医认为,湿伤腰。生活中,寒湿型腰痛往往会因寒

如果有虚烦不安、健忘失眠等不适,可取合欢15克,浸泡5—10分钟,加水煎煮取汁,加入大米100克,一起煮粥,最后加糖调味即可。

中医认为,湿伤腰。生活中,寒湿型腰痛往往会因寒冷、潮湿气候而发病或加重。一般来说,寒湿型腰痛在夏季会有所缓解。因此,夏季也是调理寒湿型腰痛的最佳时候。

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科主任邵凤珍

中医认为,风雨寒暑伤形。意思是,淋雨、受凉、中暑等都会引发身体疾病。

酸重灼热型腰痛若腰部酸重疼痛、局部灼热、身体酸重,可取红豆、薏苡仁各100克,冬瓜150克煲粥温服,有助于清利湿热。

想要养护脾胃,可适当多吃点具有健脾补虚功效的食物,如山药、红枣、莲藕等。针对脾胃虚弱出现的不适症状,可适当喝点中药茶饮。比如,爱吃淀粉类食物导致消化不良的,可选麦芽、神曲入茶;过量进食肉类、奶制品的,可选山楂入茶;饱食胀气者可选莱菔子入茶;食欲不振者可选陈皮入茶。当同时存在多种不适,可酌情搭配几种材料(每种10克),用开水冲泡3—5分钟,即可饮用。

日常容易生气的人,可取金银花15克先煎,滤出汤液,与山楂30克、鲜藕60克、大米250克一同煮粥食用,可起到清热平肝的效果。

中医认为,“大怒气逆伤肝”。生活中,相较于健康人群,糖尿病人、抑郁症患者、失眠患者、中风患者等更易情绪失控。这些人除了坚持治疗疾病外,还应及时养肝。

如果有心烦不安、泄泻等不适,可取小麦50克、桂圆肉15克、粳米100克、红枣5枚,一起熬煮成粥,起锅时加适量白糖,每日喝2—3次。

寒伤肺夏季养肺先排寒气

风雨寒暑伤形按摩穴位缓解中暑症状

湿伤腰调理寒湿型腰痛正当时

饱伤脾中药茶饮开胃消食

值得注意的是,夏季天气炎热,很容易扰乱人的心神,从而出现一点就“炸”的情况,因此清、静是夏季养肝主旋律。首先,要做到清热养阴、健脾祛湿。日常宜多吃有清热生津功效的食物,如冬瓜、丝瓜、薏苡仁、赤小豆等。平时还可喝点芦根粥。取鲜芦根50克(干品15克),粳米100克,冰糖适量。将芦根洗净切段,加适量水煮沸,改小火煮25分钟,去渣留汁,用其煮粥即可。其次,精神调养方面要做到“静”,尽量睡好子午觉,保持心态平和。

忧伤心四款粥汤养护心神

内关+曲池当出现头痛、出汗、口干三大中暑症状时,可用拇指点按内关穴(腕掌侧横纹上三横指,两筋之间)、曲池穴(屈肘,肘横纹外侧端),左右各50次。

怒伤肝清、静是夏季养肝主旋律

指导专家

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科大科行政主任黄穗平

中医讲,“大饱伤脾”。还有一种说法是:脾虚,身体就毁了一半。这体现脾胃和顺对于健康的重要性。

具体而言,夏季受寒、淋雨后,会加重人体内的寒湿聚集。这时,可取生姜1—3片,紫苏5克,绿茶或红茶3—5克加开水闷泡,调入适量蜂蜜,制成玉颜姜紫茶,趁热喝下。日常保健可每周喝1次,寒湿症状明显者一周可饮用1—2次。

如果有心慌神疲、心烦少眠、手足心热等不适,可将猪肘250克炖至半熟,加太子参50克、乌骨鸡1只同炖,随餐食用,有助于养阴安神、清热除烦。

按摩肺俞穴该穴位于背部,当第3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每晚临睡前,坐在椅子上,两膝自然分开,双手放在大腿上,头正目闭,全身放松。吸气时,双手握成空心拳,轻叩背部肺俞穴数十下,同时抬手用手掌从两侧背部自下至上轻拍,持续10分钟。

夏季炎热,还需预防暑气伤身。当出现中暑、头晕、呕吐等不适时,可以尝试按揉四个穴位。

腰酸无力若腰部酸痛无力,劳累后加重,可取杜仲20克、威灵仙15克研粉拌匀,放入猪肾,加少许水上锅蒸食,能起到补肾、壮骨、强腰的作用。

中医认为,过度思虑、忧伤容易导致焦虑不安、心慌失眠等。

食疗养肺早、晚餐可以喝点甜杏仁粥,该粥具有止咳平喘的功效。据《北京青年报》

关冲+少冲当出现头晕头痛、口渴、恶心欲呕等中暑症状时,可用指甲掐压关冲穴(无名指尺侧,指甲根角旁0.1寸)、少冲穴(小指尺侧,指甲根角旁0.1寸)。按摩应有一定力度,以感到发麻胀痛为宜,30秒后换另一侧。

热水疗法将热水倒入杯中,用鼻子对准杯口吸入,每天两三次,每次10分钟。

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呼吸热病科主任医师张永生

文章来源:《中国医药指南》 网址: http://www.zgyyzn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729/2028.html

上一篇:又一抗侵袭性真菌药物落地乐城
下一篇: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:对新冠无症状感染者进行药